時機歹歹,標榜「俗擱大碗」的產險健康險,成為保險市場的當紅炸子雞。
不過,產險主管分析,要說保費負擔輕,也僅只於40歲之前,
一旦過了40歲,保費三級跳,買產險健康險未必划算;他建議,可支配所得偏低的年輕族群,
或保額待加強者,可優先考慮這類保單。
以100萬元保額、1500元住院日額為例,25歲男性年繳2464元、30歲男性年繳3651元、
35歲男性年繳5778元,保費差距不大。不過,40歲時保費則翻一倍,每年得繳9351元,
50歲時「再翻一倍」,每年要繳22477元。
換言之,超過40歲後,年繳保費已逼近壽險健康險的水準,買產險健康險未必划算。
保險業者表示,年輕人買產險健康險,絕對是「最低廉價格、最完整保障」,是產險業者
積極搶攻的客群。至於另一類潛在客群,是已投保壽險健康險,可能因保費負擔較重,
無力再增加保額,這個時候,就能透過「加買」產險健康險的作法,提高保額或增加住院日額。
不過,購買產險健康險時,要留意產險公司規定,才買得到保單。
以明台產為例,自家保額上限200萬元、住院日額5000元;若加計已購買的其他保單,
保額上限500萬元、住院日額8000元。超過這些限額者,產險公司將拒絕承保。
此外,業者提醒民眾,產險健康險屬於定期險,不保證續保,應評估需求後再買。
所謂「不保證續保」,是指保險公司承保後,
若考量風險,可能在年度保障期滿時,就不再接受投保;
換言之,先前若沒拿到理賠,未來又不能續保,難免有種「先前保費白繳了」感覺。
對此,明台產傷害暨醫療保險部經理李柏松說,針對各項理賠案例,保險公司都會去檢視
有無道德風險,若都很正常,不會拒絕續保;他解釋,產險業開辦健康險初期,
主管機關會有較多限制,待市場發展成熟後,也許會把「不保證續保」限制拿掉,
到時候,就不會有這類顧慮。
【中國時報 黃琮淵/台北報導】
留言列表